【101新聞網記者李政財/台南報導】肺癌雖然長年是十大癌症死因之首,但發生率一直都是第三,直至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盛行,2023年11月10日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的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,肺癌發生率已竄升十大癌症第一名。如今,十大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榜首,都是肺癌。台南安南醫院醫療品質副院長賴吾為今(16)日指出,因早期肺癌的增加,微創和局部消融變成了肺癌手術的治療主力。
賴吾為進一步說明,現代醫學區分為預防、診療、照顧三大塊,其中診療(診斷、治療)這一塊進步非常明顯,分別為兩大主要面向:「精準診療」和「微創治療」。他以肺癌治療為例,雖然肺癌大部分都要借助抗癌藥物(傳統化療、標靶、免疫治療)治療,但比較早期的肺癌還是可以靠外科手術切除,取得不錯的存活率。尤其在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盛行後,被篩檢出來的早期肺癌數目增多,因此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也增多。
賴吾為提及,聚焦談肺癌的微創手術,指出胸腔外科微創手術的轉折點有二,分別為2007年1月,和2023年3月;前者指的是健保署給付胸腔鏡手術費與相關耗材,後者則是健保署開始給付達文西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費(但不包括相關耗材)。 2023年3月健保給付達文西胸腔鏡肺葉切除的手術費,胸腔外科迎來了另一個新時代。雖健保給付不包括相關的耗材費用,但這項措施已將達文西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的自付額,從以前約25萬元降到15萬元上下了!未來在市場競爭之下,價格應還會調降。
賴吾為解釋,肺臟是人類呼吸,用來交換氣體的器官,不能切除太多,否則會影響生活品質。有鑒於此,發展出「局部消融治療」,即在電腦斷層的導引下,利用微波(microwave)、無線射頻(radio-frequency)、冷凍(cryotherapy)等方式,進行一次多顆的燒灼或冷凍等消融動作,且間隔一段時間後,還可以再重複操作。不過,目前健保尚未給付肺癌的局部消融治療,因此患者需全額自費,約需8至10萬元不等。